中國掛面產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
專欄:新聞中心
發布日期:2014-04-19
閱讀量:4364
作者:大華面機
收藏:
作為掛面產品,可以通過將其傳統的文化內涵與現代的生活方式有機結合,將掛面內在品質的提升與滿足消費者潛在需求有機結合,將實現企業價值與擔負社會責任有機結合,才會真正走上通暢的發展之路。
近幾年,中國的掛面產業迎來了一波小陽春。但時間進入2008年下半年,當自然界的冬天來臨,業內廠家又在為一個銷售旺季蓄勢待發時,市場帶給我們的卻是絲絲寒意;而更為意外的是進入2009年春天,我們仍未感到春天的溫暖,市場依舊顯得低迷。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這種情形?
這里,僅憑個人對國內掛面產業的熱愛與了解,對當前掛面產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作膚淺的論述,并希藉此引起同行朋友的關注。
一、中國掛面產業發展的問題及出現的必然性
去冬以來,許多廠家的產能都在進一步擴大,市場預期調高,但同時卻市場走貨不暢,原來一直往上的產銷增長率沒有了;這種情況的出現,使我們倍感壓力,同時又深感不解,那么掛面行業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?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:
1、是近幾年的產業發展更多得益于外在因素的作用,業內企業階段性地適應了這些因素的要求。
近幾年掛面產業的高速發展,得益于業內企業及時捕捉和滿足了民眾消費升級的機會,在產品品質、包裝形式、衛生標準以及市場渠道等方面均實現了有效提升。同時,國家加大對食品監管力度,推行各項認證特別是“QS”認證更是直接推動了產業的初級整合,使行業迎來了一輪快速發展期。但是,接下來如何進一步通過產業提升來引導消費,滿足消費者更多的潛在需求,吸引更多新興消費者,有效應對相近品類產品(速凍食品、面包等烘烤食品)的競爭,卻未有實質性的效果。
2、是價值規律的客觀作用和業內領先廠家的示范效應,帶來了大量新的競爭者進入。
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必然經歷先導者進入——可觀的盈利——競爭者進入——品牌競爭幾個階段。中國的掛面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,要么是飽腹充饑之物,要么是迎賓待客的點綴,這兩種情形均不會給人以“商機”的感覺。但近幾年,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,商業業態的發展,城鎮化進程的加快,使掛面商機頓現,并出現區域性強勢品牌。這些廠家的光環效應吸引了更多的觀望者、參與者,使行業隊伍加大。南方主銷區一家規模廠周邊,每年都會出現一至幾個新的廠家;北方主產區的面粉廠家,發現掛面作為產業鏈的延伸更有利可圖,更有象中糧、今麥郎等知名企業,也不因“小”而不為,及時進軍掛面產業。新品的出現,憑借其成本的優勢和欲成就事業的豪氣,在大量的蠶食和侵擾原有的市場規模與格局,致使先導者不僅不能拓疆,連守土也深感重負。
3、是業內企業普遍的外延式成長模式給競爭者的進入有機可乘。
業內企業經過前幾年的創業期后,便自然而然地確立了發展壯大的目標,紛紛思考如何將企業“做長”、“做大”、“做強”。而掛面的產品特性、經營者價值理念的局限很容易使人將企業成長等同于規模的擴張。工藝與技術的創新被忽視,產品的雷同與跟風盛行;品牌塑造與核心競爭力的培育被淡化,相互殺價的自殺式競爭手段被高高祭起,這樣不僅使我們自己“大”了而不“強”,反而給了競爭者跨越低矮的門檻紛紛進入的機會。同時,低層次的擴張又助長了設備供應商的急功近利,只求量的銷售,而無暇顧及設備及工藝的更新與突破。
4、是國家的糧食政策對企業的資源組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近年來國家為穩定農業生產,保障糧食安全,采取了每年調高保護價托市收購主要糧食產品的政策,這使得主要農產品價格持續走高,掛面的生產原料面粉價格節節攀升,而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,很多商品價格均進入下行通道,加大掛面產品欲逆勢漲價的難度,而不漲價又使許多企業原本有限的薄利被侵蝕,產品的用料及品質難以保障,成本上升,銷量拓展難,價格提高受阻,加大了經營的困難。在相當長時間內,國家將繼續穩步提高糧價。如何作好資源組織,避免糧價政策的階段性沖擊,是業內企業做大過程中不應忽視的問題。
5、是全球金融危機助推了產業環境的不利。
若說以上幾點是產業發展的特性使然,而去年突兀而至的金融危機則加重了對行業的撞擊。由于沿海大部分企業關停,數以千萬計的民工返鄉,使得大批消費者不再食用商業化主食,同時,危機影響了消費者的心理預期,購買力被壓制,進一步使產業的發展受阻。
二、中國掛面產業發展對策淺析
當然,導致掛面產業發展出現問題的因素還很多,筆者過去在不同的場合也多次提及,這些因素仍然在繼續影響著產業發展環境的健康。但我想提醒注意的是,我們所從事的產業遠未成熟。不成熟,就缺乏抗擊風浪的能力,就有巨大的發展空間,就總有因成熟而豐收的希望。重要的是,面對目前的環境,我們如何康體健身,使自己成為成熟者,使我們行業成為成熟的行業。我想以下幾個方面我們是否應予以特別的關注:
1、是大力倡導技術創新,提升產品價值。
產品的價值,在于滿足消費者的需要。傳統掛面產品在價值體現上有明顯的局限性,也使得業內規范企業與小廠、作坊必然短兵相接,無優勢可言。掛面產品必須通過技術創新、品類創新在滿足消費者注重口感、追求營養平衡、講求方便等方面有新的突破。如通過加大營養性、功能性產品的研發,改良產品的外觀特性,方便消費者蒸煮食用等方面努力,提升產品價值。同時,也希望設備廠家開發出新型制面設備,提高設備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,穩定產品質量。
2、是培育行業共同的價值理念,提高產品的品類競爭力。
捆綁在一起的小舢板不可能成為航空母艦。規模的簡單擴張絕不可能做強企業。有志于成為行業領跑者,就必須致力于研究行業生存的環境,發掘企業生存的空間。培育品類共同的為消費者認可的價值觀念日顯必要,靠山不養山,終究會山窮水盡。先養成山后吃山,才會山青水秀。作為掛面產品,可以通過將其傳統的文化內涵與現代的生活方式有機結合,將掛面內在品質的提升與滿足消費者潛在需求有機結合,將實現企業價值與擔負社會責任有機結合,才會真正走上通暢的發展之路。
3、是共同推進行業由產品競爭向品牌競爭轉化,加速企業成長步伐。
股市沒有永遠的熊市,自然界沒有永久的冬天,經濟危機總有結束的時候。在當前市場調整時期,也是業內企業適度調整產業戰略的有利時機。我們要特別警惕一味求量,采取過度價格競爭的方式去自毀品牌,要通過苦煉內功,潛心品牌塑造,培育行業價值,提升競爭層級,填補市場縫隙,給追隨者以有效攔截,才能出現真正的強勢品牌。
4、是加強同業合作,產學研結合,產業鏈上下游結合,合作造餅,競爭分餅,共同推動產業進步。
研發能力不足,市場手段單一,發展戰略模糊在業內企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,制面廠家與設備廠家、與科研院所的合作也很鮮見。這種局面使得行業內優勢企業無優勢,劃地為牢,禁錮了企業成長的空間。只有加強業內合作,對市場與產業發展的共性問題多加探討,同時激發配套設備廠家與科研機構的積極性,提供研究成果與新的技術設備武裝企業,產業才會有質的發展與突破。